【從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談起】緣起
/
1 Comments
1971年,剛好是第一次石油危機的年代,當時的《一座小行星的飲食》開始提倡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肉類的攝取,才是解決糧食分配不均的根本之道,這本書從此改變了百萬人的飲食習慣。三十年後,作者和女兒再次走上追尋之路,在五大洲九個國家的不同角落裡,見證了一群人,正努力藉由飲食讓人類更接近自然,並使我們得到更真實的生命,續篇《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於是誕生。
短短幾個月之內,我有幸目睹隨著油價飛漲而來的恐怖通膨,以及隨著通膨而起全球恐慌和政經騷動。對我而言,失業後必須練習縮衣節食的我,早就喝不起牛奶吃不起牛肉,將日劇《Around 40》男主角的名言換句話說是:我是小氣,不是環保。
這時候重拾《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當年並不能理解作者為何堅持素食以及有機耕作,現在來看,背後的用心良苦如同當頭棒喝,原來作者早就預知,農業採用大量機器化耕作、基因改造、走向全球化之後,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水土流失、疾病變異、貧富不均...等等有形無形的惡果,現在正由我們來承受。
我回憶起大學時因為修課接觸了主婦聯盟的共同購買,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一點也不陌生,長年以來受到家人親友的影響,生機飲食是十分親切的概念。雖說親切,倒也沒有捍衛她的雄心壯志,因為我還是太饞,無法放棄美食,我又ㄧ向存在某種程度的鄉愿,寧願保持低調息事寧人。
《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這本書從一開始便告訴我,要勇敢。勇於改變生活習慣,勇於迎向與眾不同的恐懼,勇於體驗得不到回應的孤獨,並勇於告訴自己和旁人:我們是有選擇的,而且不要小看我們的選擇,有可能改變世界。
這本書的核心論述是我們不願面對的真相:糧食危機,以及糧食危機背後的社會動盪。但糧食真的不夠嗎?誠如聖雄甘地所言:
這個地球足夠供應大家所需,但不能滿足少數人的貪婪。
食物於我,究竟代表什麼?只是吃下去拉出來的過程?是社會地位生活品味的象徵?我喜歡這本書中的說法:
食物是人與世界的連結,你吃下去的,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可以決定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更進一步的是,你在哪裡買將影響到從上游到下游環環相扣的鏈結,因此重新定義世界的階層。如果繼續任由現在的消費模式,資源永遠集中在少數國家或企業或個人手上。
跨國量販店和連鎖超商的興起,表面上是受惠於全球化自由貿易的結果,實際上卻運用其大量生產與行銷優勢,使得社區小商店無法生存,造成選擇與口味的制式化和單一化。大部分的連鎖店更以低廉薪資來雇用勞工,而降低了這些服務業僱員的薪資水平與勞動條件。
跨國連鎖咖啡店一杯100元的拿鐵,你買到是70%的品牌價值(包含大量的廣告)、20%的情調氣氛(包括冷氣廁所和音樂)、10%的附加服務(包含服務員微薄的時薪以及無線上網等等),遠在衣索比亞的揮汗如雨的咖啡農可能只拿到1%(砍掉林蔭好讓咖啡快速成長的量產方式,加上農藥及化肥的汙染,嚴重破壞生態平衡...),這就是我心目中"沒有愛心"(且不公不義)的咖啡成分。
這本書帶領我們來到五大洲的九個國家:加州的神奇菜園透過有機栽種的過程重新建立社區活力,孟加拉的鄉村銀行所提供的微額貸款,顛覆傳統銀行的功能,協助當地人民擺脫物質與精神上的貧窮...等等,這些故事或許發生在地球彼端,但是卻一點也不遙遠。
書裡的農夫讓我聯想到在我們的島上也有很多農人,像是在南投九九峰下種蘆筍的邱叔叔。這些人都不是一天決定這麼做的,很多是為了家人的健康,放棄了重度污染壓力的都市生活,半路出家,選擇不熟悉的農業,以自然農法,因時因地制宜的和大地對談,每次收成都是充滿感激。
所以我開始在街角小店消費,或許貴一點,但我知道我不是"因為便宜而多買一點",而是"因為太貴而少吃點";開始回到傳統市場買菜,我喜歡手上剛買到一把十元的菜豆,因為我知賣菜的女孩子是幫外婆出清自己種的菜,雖然她拙於推銷可是我喜歡她害羞的笑臉。
閱讀這本書只是一個起點,我知道還有更長遠的路要走,也希望藉由身體的力行,我能更清楚自己所作所為的意義。
【延伸閱讀】
- 珍古德的用心飲食
- 回到台灣來看學習尊重土地的現代農人
- 台灣小農的力量:新竹‧北埔「大隘社」「青芽兒月刊」
- 一個社大學員的心得,從廚房開始認識世界的小故事。
- 從公平交易來看倫理消費:用消費力展現你的價值觀
- 令廣告人毛骨悚然的反思:N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