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中庭,遠方帶帽子故作神秘的男子是比利時超寫實畫家馬格利特 |
誰說美術館是很嚴肅的地方?
芝加哥的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收藏了不少印象派和美國當代畫作,算是中西部重要的美術館,雖然不是第一次來,這次跟朋友一起,不再是走馬看花。我們全神投入與牆上的藝術品互動起來,真的超級好玩,難怪從白天玩到晚上都忘記要吃飯。
the essential things are invisible to the eyes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中庭,遠方帶帽子故作神秘的男子是比利時超寫實畫家馬格利特 |
標題為White Ghost的巨大雕像 |
我們是這個在海邊用沙築城堡的小孩,這個被拒絕的失意的戀人,這個大城市裡的孤獨者,這對仍然相互傾訴、卻不知對方所云的老伴。這些畫並不憂傷,相反,令我們莞爾或哈哈大笑。不過,畫裡總是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懷舊之情,正是這一絲懷念之情使生活變得更美麗。
˙New Yorker的封面作品集(神奇的資料庫),當年每有Sempé封面都特別裱框起來,想把紐約的味道留在室內。
這個微醺午後和牧神擦身而過,放縱自己在野獸般的筆觸、夢囈般的影像、和法國空運來台的月桂葉綿羊沙發裡,享受「原野上遊玩、唱歌、自由自在」的幾個小時,呵,我還真的有聞到野餐的味道!
阿卡迪亞,希臘傳說中的世外桃源,那裡的人逃離了戰亂和政治的迫害,來到這塊蠻荒之地,過起謙卑簡樸、與自然和平共存的「田園牧歌式(arcadian)生活」。
我的阿卡迪亞是,暫且撇開工作和階級的迫害,和好友在陽光潑灑綠意的庭園吃午餐,然後看展覽,在作品前發呆,徹底放空。
前一次,米勒和巴比松朋友們在牆上開了扇面向田野的窗,這次的窗面向畫家內心深處,看看畫家用生命養分灌注的世外樂土,結出什麼樣的渴望之花慾念之果?
所有汲汲營營於生活的人都曾經渴望著香格里拉,其實牧人一點也不輕鬆,世外樂土也會有夢靨和死亡,有失去也會恐懼,所以及時行樂,就是這場展覽最大的意義。
【本事】
˙4/18到7/12>台北市立美術館強力放送﹝世外桃源-龐畢度中心收藏展﹞,八十多項作品首度來台,官網的線上導覽很詳盡,坐在家裏點點滑鼠即可輕鬆瀏覽,
【同場加映】
2/11-6/28>浴火重生的雲門舞集在北美館旁的台北故事館,展出﹝面向大海的進行式﹞。大火後倖存的貨櫃屋從八里搬到故事館庭院,雲門人的行程表、講義、行李箱、照片擺放在故事館各角落,雲門舞作「花語」落英繽紛的場景也搬進房間,走進「花屋」,風扇揚起,馬上體驗被花瓣圍繞的幸福感…。
既「國際」又「本土」,充滿歷史故事又洋溢現代活力,有藝術光環也具商業價值。比起故宮、長城,798更能代表新世紀的北京...
我更好奇表面上光鮮亮麗小資情趣背後的北京,在胡同拆盡的同時,真能100%蛻變嗎,究竟什麼才是屬於北京人的生活,或許只有北京人自己說的準了.外人如我還真是越看越花,說實在我還是挺懷念那個塵土飛楊處處煤炭羊肉味兒的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