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看展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看展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 Own Chicago】 AIC好好玩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中庭,遠方帶帽子故作神秘的男子是比利時超寫實畫家馬格利特 完整相片集 誰說美術館是很嚴肅的地方? 芝加哥的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收藏了不少印象派和美國當代畫作,算是中西部重要的美術館,雖然不是第一次來,這次跟朋友一起,不再是走馬看花。我們全神投入與牆上的藝術品互動起來,真的超級好玩,難怪從白天玩到晚上都忘記要吃飯。

Read More

【2012關東亂走】旅行遇見奈良美智

標題為White Ghost的巨大雕像 旅行時遇到奈良美智,適逢橫濱花火節的這天,未來港區塞滿浴衣辣妹,室外烈日殺人,室內則是欣賞文青的好所在。橫濱對奈良有特殊意義,11年前在此舉辦首次大型個展【I Don't Mind, If You Forget Me】,讓他一舉成名成為"世界的奈良",這裡也收藏不少奈良的早期作品,像這個尿尿小童,還是第一次看到奈良畫男生,我新鮮地猜想這是他的自畫像。

Read More

人間真心,理想不死

只是凋零嗎?最近莫名沒勁,不知道寫些什麼,還是讀書看戲聽演講,所謂理想就像微弱燈光引領我前行。

Read More

從馬內到畢卡索

北美館的費城美術館經典展裏最愛的是畢沙羅爺爺的【霧中風景】少了其他印象夥伴的炫爛色彩卻出奇耐看還有夏卡爾的夏夜畢卡索的茶杯茶壺不知名的人畫的小丑很適合當陳映真小說的封面晦暗中散發一絲光芒

Read More

夏天的流水帳

把Bobo送進醫院(一了百了),終於獲得安眠(或是昏睡)之後,開始南征北討的暑假:陪著遠方來的客人聽雷光夏、看38度C的森山大道、以畢娜鮑許青春版交際場+德阿大戰+溫德早餐度過德國一頁。 雷光夏-36個故事之她的改變這場在華山特區舉行,搭著電影熱潮的音樂會,實際上是給老靈魂懷舊的聚會:依舊很帥又又才華的侯志堅彈鋼琴,優雅的的陳主惠拉大提琴,以及好久沒在空中相逢的雷光夏。回家後翻出雷的debut CD,天哪,那已經是15年前的歌,跟著五月的風吹起的《逝》,隨著初戀被遺忘而跟著lalala的《原諒》,還有《我的八零年代》(原來MV就是36個故事的導演拍的),怎麼還是這麼好聽,當第一個音符響起就忍不住跟著吟唱起來,每首歌對自己竟然記得歌詞感到意外,她的聲音雖不盡完美卻像呼吸一樣自然。期待聲音紡織女接下來的旅行,和更輕快或搖滾的改變。沒有所謂尋常世界的森山大道史上最熱的午後,宛如地球到了盡頭的烈日底下,在森山大道的鏡頭下看到一整個不一樣的世界:野狗成為猛獸,小孩變成漫畫裡身後發光有超能力的救世主(或撒旦),尋常人有變態的片刻,邊緣人卻變得再自然不過。關於攝影,真的只有"決定性的瞬間"才是重要的,其他通通可以丟掉。【延伸閱讀】˙只到8/1的森山大道攝影展,禮拜六去看可以順便逛248農學市集˙森山大道說:持之以恆的大量創作吧獻給Pina Bausch的青春交際場在大螢幕上看到吞雲吐霧的Pina Bausch,好懷念。原來她的舞是這樣誕生的,只是這次的舞出自非專業的青春肉體。所謂的舞蹈,其實只是出於特定動機的重複動作-傷心、安慰、調情、衝突-所以我們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在舞,出於天性,不分年齡。這電影讓人回憶起平凡人的舞台經驗,這群高中生花了一年時間從無到有的練習,從一開始的缺乏自信到後來建立起來的革命情誼。不管未來哪些人還會繼續在舞台上發光發亮,這一年絕對會是他們一生中最難忘的日子。【延伸閱讀】˙月圓之夜我起舞 ˙好久不見Pina Bausch

Read More

尋找那棵菩提樹

好一陣子,我一直在這個城市裡找尋菩提樹的身影,在每天經過的捷運旁和公園裡,春盡看他落葉,憂他傷病,夏來萌發紅色新葉,原來是到了異地還過著印度時序,藉由落葉減少乾季時水分的散失,我驚喜於她週而復始蛻變重生的力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