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人生 小狸說/ 0 Comments 在去年金馬獎中拿了幾項大獎的紀錄片《音樂人生》(KJ),在香港上演時以《交響情人夢》真人版來包裝,故事主角是鋼琴神童黃家正,電影紀錄他的成長,讓11歲的家正和17歲的家正交互辨詰音樂與人生的真諦,並不算是勵志的故事,從頭到尾充滿連大人也苦惱的存在問題。6年前小家正帶著「節制而優雅、均衡而飽滿」的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來到布拉格登台,當年是貝多芬本人在此首演的,初生之犢的家正,毫無懼色的和管絃樂團進行排練,還無聊到睡著,看他依偎在爸爸懷裡說大話,雖是天才其實還是孩子,談到死亡竟流淚到不能自己。其實對這樣早慧的思想是有點不捨的,阿姨我要到這年紀才說的清楚自己想要的,你怎麼可以毫不猶豫的談人生呢?而且說的這麼大聲。背負著大人的期望、在聚光燈下長大的家正,從小就有中心思想,比起音樂,更希望「做為一個人活下去」,究竟怎麼樣才算是個Human Being呢?只有練習和比賽的人生絕非他所要的,可是他也不想在課堂上做個平庸的學生。他知道自己的天份而且不想被任何標準所定義;他陶醉於表演的瞬間、卻不想在群眾的加油喝彩裡迷失;是個不合群的Loner,卻以某種微妙魅力,吸引一些自虐的跟隨者(如同跟隨牛奶老爹的眾變態?)。與其把家正和千秋王子作對比,我以為更接近《危險心靈》裡的小傑(黃家正跟黃河長好像),同樣是18歲的年紀,正值迷惘徬徨,有自已為是的時候和更多的矛盾。而《危險心靈》對體制內教育的反省,跟《音樂人生》也非常有共鳴:就是去接受人的獨特性而非抹殺他。家正開始指揮之後,終於理解音樂的完美在現實人生中是不存在的,正如沒有完全相同的一個音可以出現在同一個瞬間,人是分歧的不可預期的,正如人會犯錯一樣。千秋王子有野田廢物和S樂團幫他上這一課,而KJ呢?期待有天可以看到他走出自己的路,在一個有音樂的領域裡,做一個快樂的人!【延伸閱讀】˙小狸看《危險心靈》˙藍藍的影評 ˙得獎之後的黃河,有來自父母的相信,是最大的幸福。 About Post Author 小狸說 Morbi leo risus, porta ac consectetur ac, vestibulum at eros. Fusce dapibus, tellus ac cursus commodo, tortor mauris condimentum nibh, ut fermentum massa justo sit amet risus. You may also like 桃姐的留味行寫給午夜巴黎的情書【馬不停蹄的11月】之百年光影這是 挪威的森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