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危險心靈》談起 小狸說/ 0 Comments 幾個禮拜前偶然間轉到公視,看到了《危險心靈》,又一個《女王的教室》,一開始的感覺就很不舒服可是卻忍不住看下去,因為對我而言這個故事過分真實,裡面的角色非常熟悉。看到一半就不敢繼續了。可是那個衝擊還停留在心理久久不散。 國中時,媽媽是隔壁班的導師,而我念的就是所謂的人情班,所以總要承受來自老師同學特別關愛的眼神。我們班的老師每個都像是詹老師或阿久津一樣,升學紀錄卓越,以學生成績為己任,很優秀認真的好老師。可惜的是,當時年紀小,我又天生反骨,總是不愛背課文和公式(就算被罰站被打就是背不起來阿),每天都在”到底該不該當個好學生”的大哉問裡困擾萬分,總覺得除了唸書以外,應該還能做些什麼的。所以我沉溺在武俠小說,崇拜民運領袖,跟所謂B段班的學生混在一起,心底嚮往著勇於和訓導主任在中庭打架的男生,總之就是想跳開-教室、補習和課本。這樣的青春,離快樂很遙遠,總在長輩們畫下的框框裡打轉的我,更想不到遙遠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真的只要有張漂亮成績單就好了嗎?想歸想,即便偶而遭逢亂流,我還算是跌跌撞撞的走上大家期望中的路,進了好學校、選了好科系、找到好工作,從結果來看我必須感謝我的父母老師同學,卻始終忘不了那些曾經被屏除在外的時刻:高中時因為(又)不想唸書逃到校刊社、大學時莫名其妙為了替同學爭取權益和老師頂嘴卻引來異樣的眼光,回台灣的第一份工作成為官僚背後陰謀鬥爭的犧牲者...。正因為感同身受,好不容易成長為”正常的大人”的我,真的好想跳出來說句話。我不清楚教改造成的問題也不想爭論誰對誰錯,和所有造成戰爭衝突歧視的故事都一樣,不管是在學校、醫院、辦公室,也不管你的年齡學歷專業宗教,其實《危險心靈》的故事回歸到原點,就是因為無知和自我的私慾,把人分類畫界、屏除甚至迫害異己的事實:於是,老師處罰不受教的學生、學生藉由絕食抗爭影響媒體、醫生選擇病人、異性戀鞭笞同性戀......。分類很簡單阿,只要大家都同意學歷高比學歷低好,有伴侶比沒伴侶好,所謂的價值有了依歸,就非黑即白便於管理,然而在我們為自己或為他人”選擇”的同時,卻往往忘記問一個單純的問題:”這是否是真正的快樂呢?當年只要再勇敢一點,我就會可能走上小傑的路。而今,在康莊大道上的我,好想知道國小時那個輕度學習障礙但畫圖超棒的男孩、高中時那個沉默寡言卻頭戴布條出現在核四抗爭現場的學妹,現在在哪裡在幹麼?僅以侯文詠在《危險心靈》書中的一段話作為總結。想像,天堂是存在的: ...只要純潔與真誠的心靈存在,我們之間就會有更多的呼應:知識呼應著好奇,熱情呼應著求知,信任呼應著敬重。... About Post Author 小狸說 Morbi leo risus, porta ac consectetur ac, vestibulum at eros. Fusce dapibus, tellus ac cursus commodo, tortor mauris condimentum nibh, ut fermentum massa justo sit amet risus. You may also like One Time In Beijing春光乍洩˙十年後當愛來的時候有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