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鋼琴的對話 小狸說/ 0 Comments 昨天晚上去聽了波哥雷利奇和陳毓襄的演奏會,標題為雙鋼琴"競演",到了現場才知道這是一場慈善演出,音樂家分文不取,旨在拋磚引玉,身邊都是學音樂的小朋友,對曲目和演奏方式熱烈討論,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輕鬆卻上進的感覺。 所謂的競演是兩個人兩台鋼琴,接力演出不同曲目。波哥的部份是深情溫柔、內斂的低回吟詠,一如一身黑白永遠挺直的背樑。波哥彈得慢,慢到周圍的鼾聲咳嗽聲都恐怖的被放大(台北聽眾的禮儀和健康很被詬病,沒辦法,連波哥自己都重感冒了)就是要把炫技的舞台讓給愛徒陳毓襄;相對的陳毓襄則是無限奔放,一身寶藍變奏藍色多瑙河 ,耳際和胸前的鑽石閃耀如波光;下半場則換成熱情的紅演出霍洛維茲的卡門變奏,耳熟能詳的旋律非常熱鬧,令人精神為之一振。雖然曲目的變動讓半調子的古典樂迷(如我)非常困擾,完全搞不清楚演奏到哪首,不過最愛的是波哥的西班牙舞曲,快慢適中感情細膩,讓人完全沉浸在安達魯西亞的浪漫中,無須炫技就可感受到師父的功力。安可曲是從沒聽過的依斯拉美,充滿中亞風情的雙鋼琴演出很讓人興奮(終於等到兩人合奏的一刻,完全值回票價呀),陳毓襄一逕猛飆快板,慢板則由波哥接手,波哥這時成了老頑童偶而淘氣插進幾個音,倒是一直用關愛的眼神讓愛徒表現,最後來個華麗的ending。獻花的一刻很溫馨,可以理解為什麼波哥之前對媒體說喜歡台灣,也主動促成這次的演出機會。樂迷們送上小熊玩偶(很適合情人節的禮物),還有人送小白狗娃娃,波哥也很親切的擺出小狗在地上走路的姿勢。總之這是很輕鬆的音樂會,讓我回家也睡得很甜,多年前就是從波哥雷利奇的一片CD中認識布拉姆斯(間奏曲)的,當時年紀小不懂得布老的苦澀從何而來,現在聽起來卻有種歷經滄桑之後的溫暖甜蜜,波哥的彈奏靜定圓潤,連低音處都層次分明,睡夢中重複播放,具有撫慰身體傷痛的神奇療效。獻給提前離去的蘇美,藉由這篇文章讓你體會到我的感動,也祝福你和你的家人......[關於波哥雷利奇]前南斯拉夫鋼琴家,有樂迷說他是"不愛練琴的壞小孩",女王阿格麗希為了他未能進入決賽憤而退出蕭邦鋼琴大賽評審,年輕時狂放獨行,不願將自己與其他音樂家相提並論,還娶了自己的師父。成名後投身公益事業不遺餘力,十年前的喪妻之痛彷彿到現在還揮散不去,巨大的身影在鋼琴前如同舉行儀式般靜定,偶而神來之筆的脫稿演出更反映他的至情至性。上網辜狗了一下,找到這次活動的策劃人焦元溥(就是張懸的樂評人哥哥),所寫眼中的波哥說他的"聰明超乎想像,對音樂認識極為深刻,最可怕的,還是他的鋼琴技巧和分析技巧的能力,花了三十年修練的功力簡直深不可測,如非親眼所見,實在很難相信這世上竟存在如此技巧"。想想這傢伙被封為古典樂界的楊過,果然名不虛傳,對他更著迷了..... About Post Author 小狸說 Morbi leo risus, porta ac consectetur ac, vestibulum at eros. Fusce dapibus, tellus ac cursus commodo, tortor mauris condimentum nibh, ut fermentum massa justo sit amet risus. You may also like 【2010國際藝術節】很久沒有敬我了 你【南方的微笑之旅】月光下,我回來完全震撼手冊來自海洋和稻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