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挪威的森林嗎? 小狸說/ 0 Comments 果然一如預期的悲傷。昨晚《春琴》帶來的創傷未癒,今天的直子讓我更傷心。傷心到,即使在美好冬陽下跑到全身暖洋洋、然後買了一杯假日才喝得到的里約咖啡的喜悅都無法平復的那樣傷心的程度。除了傷心之外,好像有點說不出來的不足。為什麼呢?明明鏡頭下多麼美好的人兒:細緻耳垂和圓潤肩膀、無可挑剔的復古裝扮,以及一如預期充滿四季空氣感的豐富影像,怎麼我還是覺得輕飄飄空洞洞的?原來是故事大大被簡化,簡化成渡邊和他的女人們的故事,象徵時代背景的學運和同學們被模糊掉了、少了文學和音樂的討論、群體與個性的辯證,沒讀過原著的應該一頭霧水。撇開小說,這故事其實可以說得更意識流(嗯,直接想到《頤和園》),可是它還是很節制的,很理智的訴說一段年少時遺憾的經歷,因為劇中的渡邊太年輕,故事也僅只於遺憾而已,還看不到10年後、20年後、甚至更久之後,身體的印記還會剩下多少?雨季裏的第一次、森林裏的追逐、到雪地裏的凍徹心肺的掏空自己......。其實也不過是短短幾個月的經歷,卻足以終生難忘?老師有說為了要生存下去,不能同情自己,一不小心就會限入回憶的深淵。逝者已矣,不容你老碎碎追念,畢竟這是2小時15分鐘的電影。雖然不是百分百的村上春樹,陳導和賓哥真的好會拍女人,一個個婀娜多姿,如果出版影像寫真集簡直是可作為ViVi或ef 70年代特輯,裡頭的綠(水原希子)就是模特出身,那不是小說裏的綠,反而比較像是有虐待狂的春琴,好愛她嘴角那抹微妙的笑,彌補演技的生澀,面對這樣的綠,渡邊還不了解,觀眾更不了解,連玲子都顛覆書中的樣子(霧島莉香也好美呀),這些人過去曾受過甚麼傷都不重要了。所幸還有披頭四和好聽的吉他(電子樂大師的細野晴臣也來客串唱片行老闆呀),讓我在黑暗裡等到字幕放完,擦乾眼淚,日子還是要繼續。【延伸閱讀】˙關於愛情,真的沒有甚麼重點。吳明益老師寫的真好,讓我重新用另一種心情看此片。˙電影官網,和小說一樣聖誕節的紅配綠,卻是冷到骨子裏離純愛又遠又近的距離。˙《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小說家和臨床心理學家的對談,有一章節探討到"人能否在故事裏被療癒",從阪神地震到沙林毒氣事件,小說家受到事件影響而創作,和心理諮商的過程如出一轍,非常適合做為這個本質上因為性功能障礙導致憂鬱症(?)的故事的延伸閱讀。˙小狸重讀挪威的森林 About Post Author 小狸說 Morbi leo risus, porta ac consectetur ac, vestibulum at eros. Fusce dapibus, tellus ac cursus commodo, tortor mauris condimentum nibh, ut fermentum massa justo sit amet risus. You may also like 即使風起,也要繼續活下去尋找甜祕客正面迎擊山裡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