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香格里拉我來了】理想的女兒國
/
0 Comments
來到有女兒國之稱,瀘沽湖邊的摩梭部落,「女兒」一詞在此有了幸福的定義:女兒不再附屬於父母兄弟公婆丈夫之下,她們是延續家庭生產力的母親,是未來的一家之長;而放下父權重擔的男人們,在重女不輕男的摩梭社會裡,和兄弟姐妹們共同養家,共同照顧下一代(姐妹們的孩子)。摩梭男女沒有成家立業的壓力,卻又享有家庭的溫暖,生理需求也有紓解之道,大家活得更自在,簡直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國度。
外來的觀光客往往戴著有色眼鏡看摩梭人走婚,說他們是一夜情多重伴侶亂搞,卻忽略習俗背後豐富的文化內涵。書裡說:
走婚習俗是男不婚,女不嫁,各自住在母家,只建立偶住的「朋友」關係,勞動時互相幫助,實際上摩梭人的走婚只是一種不領結婚證的婚姻,阿肖和阿夏一般都是終生的伴侶,並非我們想像中毫無責任的隨意走婚,除非感情破裂或喪偶正因為沒有婚娶制度,所以摩梭人情感的表達更直接:相愛之後,男子送禮給女子,女子同意後(還是得尊重女生的意願),馬上就可以來走婚,有了愛情結晶後,原則上是由女方和其原生家庭共同撫育,不過男方也可以參與孩子重要的成長階段。想愛就愛,不合則散。這樣的家庭關係更為單純,沒有婆媳糾紛,也沒有分家的觀念,傳統摩梭人最重視的人生價值是家庭和樂,所以社會上沒有孤寡老人和流浪兒,更鮮有家庭暴力產生。批評者認為這種共有共治的家庭制度是阻礙個人發展的最大障礙。我卻要說,女人當家的社會制度,是相對負責和穩定的。
貌似開放的走婚背後,其實摩梭人在家謹遵的害羞文化是很可愛的。基於對長輩的尊重,走婚只能半夜進行,而且在兄弟姐妹面前也不會談到「性」事。可是卻嚴重受到「漢化的質變」,反倒產生許多衝突與矛盾。我覺得呢,不能用我們既定的價值來看摩梭走婚的傳統。
(圖右:格姆女神山上遇到的MM,顧盼之間神色動人;上圖左:游湖划船的大媽,穿著摩梭傳統服飾,別具風韻)
我想就某種層面上來看,摩梭人是幸福的,誠如司機金科大哥所說的,他們一輩子都有走婚的自由,所以才能不斷的練習放電,挑戰豔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