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雙城記】消失的老北京 小狸說/ 0 Comments 前次來到這個城市,已是上個世紀末的事了。我的千禧倒數就是在這裡度過的。那時的味道和這次很不同,那時網路熱剛興起,這個城市像是剛睡醒似的,海歸的華人也剛一批批湧入,都在找尋發財的機會,只是真正”發”的人還不多,漫天黃土沙塵讓城市土味十足。而這次,北京以我完全無法追趕的速度遠離我記憶中的樣子,打從踏進機場的那刻起我便開始懷疑自己到了哪,通關的人群中有七成是外國人(而且是各色人種各種年齡層皆有),北京市的地圖已經從當年的三環擴張到六環。黃土沙塵依舊,所不同的是無盡奇形怪狀的摩天大樓自煙塵背後升起。即便驕傲的老北京不見得希罕老英的賞識,泰晤士報票選出的全球十大建築當中,北京就有三項上榜。跟水煮蛋、水立方比較起來,我也喜歡鳥巢,尤其是夜裡發紅光的鳥巢,很有浴火鳳凰般慑人的魔力,也體現京城三百年來由繁華褪盡走向現代的韌性.然而這次假期懶惰至極,加上酷暑氣候影響行動力,沒能見識後海酒吧的盛況,也沒力氣造訪國際水準的新開夜店,連友人大力推薦的抓腳都興趣缺缺。還是隨便走走看看吧,最好是室內冷氣強可以讓我消磨一整天的,於是我點名了【首都博物館】的高第展,以及這幾年在兩岸藝文界相當紅火的【798藝術特區】。首都博物館所在的西城區乍看之下有點偏僻,不過距離以前我住和工作的地方不遠,所以頗有景物依舊的親切感.建築是挺現代氣派的,展覽本身也很有國際水準,在這般透明靈巧、具有簡約美感的空間裡,親身靠近高第創作的建築模型和家具原型,的確是暑氣全消的體驗.走馬看花之餘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則是在放映室裡播放著高第各個年代的建築,影片本身不甚希奇,不過如夢話呢喃的異國旁白搭配重複播放的西班牙舞曲,竟然讓我有不知置身何處的錯覺,疲憊的身心在此也得到完全的舒緩.至於798,則是另一個破爛裡華麗蛻變的奇蹟.離北京市中心很遠很遠的東北角一個叫大山子的地方,建於50年代,原本是廢棄的兵工廠群,隨處可見革命標語和嚴禁煙火的告示,或許是寬敞加上租金便宜,自90年代後期吸引了大批藝廊和工作室進駐,然後咖啡廳和時尚餐廳也看上他的另類又前衛的潛力,於是798就這麼搖身一變成了新北京的象徵.話雖如此,我搭的計程車師傅壓根不知798是啥玩意(只能說北京實在太大,司機不識路是常有的事),於是我在重重車陣裡晃蕩的將近兩個小時才到大山子,時間已近中午,慶幸這天是難得的陰天,所以我還能悠哉悠哉的穿梭在廠房綠樹之間,轉個彎就碰上鮮紅赭紅彩虹的現代藝術蹦出灰濛濛的土牆,一旁還是破銅爛鐵呢.798之妙就妙在他的不協調,看久了竟然也順眼.簡直是現在中國的縮影.而老外就愛這個調調,每間畫廊都有外國人和工作人員閒聊,想挖掘中國人經歷什麼樣的創傷導致創作色盲圖樣貧血卻因此在拍賣市場一飛沖天成為國際收藏家最新的寶貝......我看得是有點累,寧願欣賞牆上塗鴉和外星人留言,還是坐下來喝杯貴到不行草味十足的胡蘿蔔汁,拍幾張做作沙龍照當成來過的紀念.藝評家將798譽為中國的SOHO或Chalsea,說他 既「國際」又「本土」,充滿歷史故事又洋溢現代活力,有藝術光環也具商業價值。比起故宮、長城,798更能代表新世紀的北京...我更好奇表面上光鮮亮麗小資情趣背後的北京,在胡同拆盡的同時,真能100%蛻變嗎,究竟什麼才是屬於北京人的生活,或許只有北京人自己說的準了.外人如我還真是越看越花,說實在我還是挺懷念那個塵土飛楊處處煤炭羊肉味兒的老城市. About Post Author 小狸說 Morbi leo risus, porta ac consectetur ac, vestibulum at eros. Fusce dapibus, tellus ac cursus commodo, tortor mauris condimentum nibh, ut fermentum massa justo sit amet risus. You may also like 【2012關東亂走】富士山頂與冷酷異境【101再訪府城】吃不停的美食馬拉松台東跨年流水帳中秋宜蘭青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