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東豊雄教我的事 小狸說/ 1 Comments 如果有下輩子,我真的想做一顆樹.所以這輩子,住的地方一定要有樹.伊東豊雄(TOYO ITO,上圖左的花美男,穿著如春櫻般PINK)也是這麼想的嗎?我們沒有參與會後的Q&A不得而知,畢竟我被他那張從喝果汁到尿尿的示意圖刺激到超想上廁所,想像台中大都會歌劇院落成的時候,看到人群在消化器官一般的的連續空間裡流竄,一定很好玩,不知道屆時胡市長會怎麼想?其實伊東的理念,跟我家那個想住在洞穴裡的阿德也差不多.伊東希望空間是延續的,人和環境不應該以一堵圍牆分開.伊東理想中的建築,不只遮風擋雨,更讓居住其中的人在工作之餘放眼窗外,還可以感覺季節遞嬗、月昇日落,將是多麼美好的事.演講中伊東更以日式建築經典的京都桂離宮(如圖左←)為例,室外的碎石步道庭園造景,以及室內重重疊疊的幾何窗格和拉門,內外空間並無明顯的區隔,反而更能在每個轉彎以及每個角落,將門外的大千世界引進房內,視覺上的連續性反映出天人合一的生活哲學。我沒去過桂離宮,可是我理想中的家,大抵如此:簡單寫意、自然開闊.所以伊東不斷模擬森林海藻或浮萍的形象,在水泥城市構建出一件件可愛的作品:遠眺東京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圖右→),如同青翠山丘上的洞穴群,被小小叢林所環繞,全然不突兀.民眾可以在透入自然光的閱覽室中,或倚或坐在如鵝卵石般的小椅子上,輕鬆地閱讀討論 ,完全不像傳統圖書館的厚重拘束,知識在此自由開展.←而像是東京的MIKIMOTO總部(如圖左),像極了老鼠愛偷吃的cheese;而表參道上的TOD's總部,簡直就是大型樹屋(如圖右),時尚品牌以自然元素包裝早就不是新鮮事(我就好愛Mulberry的桑樹logo),只不過以如此巨大的企業總部方式呈現,老品牌彷彿也有了新生命,點綴了城市的死板面容,幽默又好玩。現代人覺得生活距離大自然越來越遠,於是開始在居住的環境中模擬自然,仿效造物主的大能:從新藝術到裝飾藝術,從樹屋到鳥巢,從廊香教堂的聖光到高第的家飾,大自然的秩序,隨機中暗藏複雜幾何演算的規律,其實是最恆久不變的美麗.感謝伊東豊雄這次的造訪,讓我想起也更珍惜,來個深呼吸,欣賞週遭隨處可及的點點滴滴.(右圖上)華麗的蜂巢:高第設計的家具飾品(右圖下)岩洞的聖光:柯比意法國南部的廊香教堂【引申閱讀】北美館展覽官網看看商業週刊怎麼說 About Post Author 小狸說 Morbi leo risus, porta ac consectetur ac, vestibulum at eros. Fusce dapibus, tellus ac cursus commodo, tortor mauris condimentum nibh, ut fermentum massa justo sit amet risus. You may also like 【2014 Own Chicago】穿越時空的玻璃屋潮境祕境【2012金馬大拜拜】寂靜之聲暖暖的Sigur Rós之夜